BGP三線的真真假假:
國內不少IDC服務商都號稱自己是“真正的三線”、“三線單IP”、“全路由三線”,但是,這其中有沒有水分?他們都是BGP三線?BGP的門檻真的這么低嗎?
首先,要構建真正的BGP三線,需要有自己的機房,為什么?因為你不可能在電信的機房再接一條聯通或移動的線路,同理,你也不可能在聯通或移動的機房拉一條電信的線,所以運營商只能自建機房,然后跟三個ISP拉線;這樣一來,那些采用跟電信租用機房、或者跟電信共建機房的運營商,使用三線都是個問題,還要用BGP就有點癡人說夢了。
另外,BGP三線要有自己的IP段、自治域。這個怎么弄?跟CNNIC申請。但是,要有自己線路的運營商才能申請,這個絕對不是隨便一個IDC公司就能辦到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公司,其實力已經非常雄厚,國內達得到這個級別的也基本可以數出來,要是一個公司你連名字都沒聽過,你相信這樣的公司能夠具有申請資格?
結論:在談到三線托管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單IP單網卡三線、三IP三網卡三線之類的詞匯,尤其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叫做BGP路由的三線多線技術更是頻頻出現,那么,BGP三線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要討論它的真偽問題,今天我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BGP(邊界網關協議)協議主要用于互聯網AS(自治系統)之間的互聯,BGP的最主要功能在于控制路由的傳播和選擇最好的路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都具有AS號(自治系統號),全國各大網絡運營商多數都是通過BGP協議與自身的AS號來互聯的。使用此方案來實現三線路需要在CNNIC(中國互聯網 信息中心)申請IDC自己的IP地址段和AS號,然后通過BGP協議將此段IP地址廣播到聯通、電信和移動等其它的網絡運營商,使用BGP協議互聯后聯通與電信和移動的所有骨干路由設備將會判斷到IDC機房IP段的最佳路由,以保證聯通、電信或移動用戶的高速訪問。
什么是BGP協議?
BGP(Border GatewayProtocol)是一種在自治系統之間動態交換路由信息的路由協議。一個自治系統的經典定義是在一個管理機構控制之下的一組路由器,它使用IGP和普通度量值向其他自治系統轉發報文。
在BGP中使用自治系統這個術語是為了強調這樣一個事實:一個自治系統的管理對于其他自治系統而言是提供一個統一的內部選路計劃,它為那些通過它可以到達的網絡提供了一個一致的描述。
邊界網關協議是不同自治系統路由器之間進行通信的外部網關協議,作為EGP替代品。BGP系統之間交換網絡的可達到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數據到達這些網絡所必須經過的自治系統AS中的所有路徑,通過這些信息構造自治系統鏈接圖,然后根據連接圖刪除選路環,制定選路策略。
使用BGP三線方案有以下優點:
1.服務器只需要設置一個IP地址,最佳訪問路由是由網絡上的骨干路由器根據路由跳數與其它技術指標來確定的,不會對占用服務器的任何系統資源。服務器的上行路由與下行路由都能選擇最優的路徑,所以能真正實現高速的單IP三線訪問。
2.由于BGP協議本身具有冗余備份、消除環路的特點,所以當IDC服務商有多條BGP互聯線路時可以實現路由的相互備份,在一條線路出現故障時路由會自動切換到其它線路。
3.使用BGP協議還可以使網絡具有很強的擴展性可以將IDC網絡與其他運營商互聯,輕松實現單IP多線路,做到所有互聯運營商的用戶訪問都很快。這個是三IP三線無法比擬的。
雖然BGP方案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由于此方案需要IDC提供商的設備投入與帶寬投入方面較大并且技術上較為復雜,所以目前國內采用此方案僅限于實力較強的專業IDC服務商。
綜上所述,以上各種三線實現的方式各有優缺點,三IP三線成本較低,但網絡不夠穩定并且占用大量的服務器資源,普通單IP三線路只是實現了部分三線路的效果所以訪問速度不佳,CDN方式對靜態網頁效果很好但對交互性很強的網頁效果不太理想,BGP單IP三線路解決了以上所有的問題是最好的實現方式但國內采用此種方案的IDC服務商較少,如果能將BGP單IP三線與CDN加速結合起來將會是最優的解決方案。目前全國已有不少合用BGP技術方案的數據中心,但大多為特殊客戶提供服務,很少有針對普通用戶和IDC商的機房。
BGP三線的實現方式:
BGP三線的實現方式跟早期的三網卡三線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務器只需要一個網卡,因此在客戶的服務器上不存在任何需要改動的地方,不過運營商就需要購置一臺較為昂貴的BGP路由器,因此這種三線技術也稱為“全路由三線”。
一句話說穿,國內號稱BGP三線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當然,有些如果是代理商,那還得看他代理的是誰的BGP三線。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們在這里無法為大家列舉國內所有的真正BGP三線運營商,但是有一點可以告訴廣大讀者,真正的BGP多線在國內是比較有限的;當然,從大局上說,我們期待更多的運營商采用這種技術,給大家帶來更多實際的好處,而不是純粹為了宣傳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