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服務器市場選擇種類繁多,不同U的服務器一般對應不同的應用場景,但是目前1U和2U服務器在市場中的定位卻有些模糊,有些1U和2U的配置相似,僅僅是高度的區別。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問題?你是否也在糾結選擇1U還是2U服務器?
1u和2u服務器有啥區別?U是一種表示服務器外部尺寸的單位,而不同U的服務器一般對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其中1U和2U服務器都是比較常見的選擇,很多用戶會糾結選擇哪一個,下面我們就來分析看看1u和2u服務器那個好?
單機柜供電能力不足是罪魁禍首
在數據中心中,一般以機柜為最小供電單元,部署在機架中的服務器總耗電量不能高于單機柜的供電能力。目前國內傳統的數據中心大多是5年前甚至更早時候規劃設計的,因此在單機柜供電能力的設計上通常比較低,大多在4kw甚至更低。
一個標準的42U機柜在去除交換機等部件后,能夠留給服務器的空間大概是36U。通常2U服務器的滿載功耗大概是在350W左右,那么6kw的單機柜供電量能夠支撐約18臺2U服務器,這樣能夠剛好將機架的空間和用電量用完,不會產生浪費,結合客戶未來機器擴配的需求,眾多客戶會更傾向于選擇2U服務器。但日常使用中,服務器一般不會滿負載運轉,單臺服務器的功耗往往低于300W,在這種情況下,2U服務器可能連4kw的機柜電都用不完。
當供電能力超過6kW,提升服務器密度就成為必然選擇
隨著更多新技術的應用,外加Intel CPU的TDP逐漸提升,單機柜的實際用電需求正在不斷提升。而一般IDC租用機架位是按照打包價出租,如果用不完額定電量或者機架空間,那么你的租金有一部分就會被浪費。
1u和2u服務器有啥區別?
對于1u機架式服務器的優點是體積小,能有效節省機房空間,而且性價比高。但是因為空間的問題,所以擴展性不好。
而2u機架式服務擴展空間大,散熱性更好,系統穩定性也要更好,但是相比1u機架式服務器價格要貴,而且也更占機房空間。
如果業務偏計算,那么可以毫不猶豫選擇1U
那么未來是不是所有的服務器類型都將變為1U甚至1U雙節點?當然不是,不同高度的服務器往往對應不同的業務,目前在互聯網行業的通用機架服務器配置通常為2塊CPU、16-24條DIMM,不同的硬盤數量配比就能夠區分服務器功能。
比如雙路加4塊硬盤的機型通常偏計算,加8-12塊硬盤一般是性能均衡型,12塊硬盤以上往往應用于高密度存儲。因此2U或者更高高度的服務器更適合做高密度存儲服務器,比如浪潮SA5224M4就是在4U空間內配置36塊硬盤,未來支持80甚至100塊硬盤的配置也將出現。
但如果你的業務是計算型的,那么你應該更看重CPU的數量,那么對服務器高度的需求就沒有那么強烈,所以你就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1U服務器來提升單機柜計算密度,并將能夠充分利用機柜電力。當單機柜供電達到12kw時候,一個42U機柜中就可以部署36臺1U服務器,計算密度將提升一倍。
以上就是關于"1u和2u服務器有啥區別?1u和2u服務器哪個更好"的相關介紹了,其實無論是1u服務器還是2u服務器都有其優點,大家在挑選時,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