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是星期天,我還是不浪費大家的腦細胞了,直接來列舉一個string家族中比較簡單的函數,函數雖然簡單,但是用處卻很大,使用頻率也很高,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函數用法。
內容
string.len()
原型:string.len(s)
解釋:返回所給字符串的長度,如果字符串中包含'\0',也會被統計為一個字符。
Usage
首先新建一個文件將文件命名為lentest.lua然后編寫如下代碼:
-- 一個常規字符串
1
2
3
|
local sourcestr = "This is a rainy day!" local sourcelen = string.len(sourcestr) print( "\nthe len of sourcestr is " ..sourcelen) |
-- 包含'\0'的字符串
1
2
3
|
local str = "Hello Lua \000 What?" local strlen = string.len(str) print( "\nthe len of str is " .. strlen ) |
-- 換一種寫法
1
2
|
local strlen_new = str:len() print( "\nthe len of str is " ..strlen_new) |
運行結果
總結
這個函數也會統計字符串中'\0'的個數,這和c語言是不一樣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第三組測試我是為了復習一下string家族中所有函數的另一種寫法,其實以前也總結過,只不過今天在這里再次鞏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