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 日消息 今天《晚點 LatePost》放出了 2021 年 1 月下旬對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鴻蒙操作系統負責人王成錄的專訪內容,后者在采訪中透露了關于鴻蒙系統的諸多信息。
王成錄在采訪中確認,華為手機業務一定會繼續存在,高端芯片供應終歸有辦法解決,最近這十年,中國各行業的進步超乎想象,原來很多無法制造的東西今天都能制造了,比如高端手機制造、柔性屏等等。
王成錄稱,所以這兩年的鴻蒙生態發展特別重要。目前我們仍有幾億華為手機用戶,如果老用戶升級到鴻蒙系統后,體驗非常好,他可能會留下來。只要這兩年時間搶下來,我們的硬件可能就回來了。
王成錄還透露,今年搭載鴻蒙的設備保守目標是 3 億臺。其中手機 2 億臺,Pad、手表、智慧屏、音箱等三千萬臺以上,還要算上合作伙伴的產品。
對于有人評價鴻蒙系統是 Android 翻版,王成錄稱,其實大家質疑鴻蒙是不是 Android 換個殼,這說明中國科技界對軟件開源的理解不夠一致。并不是所有 Android 代碼都是 Google 開發的,絕大部分代碼來自開源社區。鴻蒙也會吸收社區的優秀技術和代碼,用了 AOSP(Android 開源項目)的開源代碼,就判斷鴻蒙是 Android 換了皮,說明這類吐槽者沒有太準確理解什么是開源。今年 10 月,鴻蒙第三階段的開源代碼會上線,來自 AOSP 社區的、由 Google 貢獻的代碼幾乎沒有了。
王成錄還稱,做操作系統,挑戰不在于技術,而在生態。僅憑一家公司可以做技術,但不太可能把生態做成,這是大家不相信的原因。
王成錄透露,“鴻蒙是開放的,如果別的手機廠商想用,我們會支持”。
關于目前鴻蒙整體生態建設情況,王成錄透露:一方面,現在生態的量還不夠多,不夠大。Android 有約 2000 萬開發者,iOS 有 2400 萬開發者,鴻蒙生態的開發者數量還差很多。另一方面,硬件和應用廠家對鴻蒙非常認可。硬件伙伴方面,幾乎所有家電企業都來溝通了,大多已經開始落實合作。美的從接觸到決策全部硬件使用鴻蒙系統只花了 2 個多月的時間。軟件伙伴方面,我們選擇了中國應用市場下載使用排名前 200 的廠家,一個個去溝通,現在已確定做方案的有 70%。
對于美國制裁,王成錄認為,真正的第一指的是第一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但目前華為做不到,在美國制裁下,市場份額快速下滑,說明我們還不是中國市場上真正的第一。
IT之家了解到,1998 年,王成錄從哈工大博士畢業后進入華為,2012 年擔任華為中央軟件院(下稱中軟)總裁,2015 年調崗至華為消費者業務。王成錄曾主導研發了方舟編譯器和此前華為手機上基于 Android 的 EMUI 系統,是華為目前在軟件領域的重要研發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