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風光、紀實還是人像攝影,近些年來都非常流行“低飽和風格”。
“低飽和風格”照片整體色彩偏少,色彩飽和度較低,且亮度偏暗,給人一種很強的氛圍感,很適合一些特定的主題。
那么什么樣的場景更適合低飽和風格?
1.表現情緒
如果希望通過照片表現一種孤寂、失落的情緒,可以嘗試使用低飽和風格。
偏暗的畫面、低飽和的色彩以及冷色調很適合表現負面情緒,讓畫面自然形成一種濃厚的氛圍感。室內暗環境或者是藍色時刻就非常適合拍攝這種風格,這種環境內光影和色彩都非常契合低飽和風格。
2.簡潔環境
簡潔的環境也非常適合低飽和風格,因為低飽和風格本身就有一種極簡的屬性,適合表現一種“高級感”。
像是簡潔的戶外風光、室內自然光線人像等簡潔的場景就很契合低飽和風格,極致的低飽和就是黑白,介于正常色彩和黑白色彩之間的過渡區間可以兼具兩者屬性,突出一種清冷、朦朧感。
3.特定天氣
雨天、霧天、雪天、陰天等天氣光線偏弱,且較為柔和,云層就好像一個大柔光罩,使得地面景物反差較小,亮度均勻;
同時灰暗的天空還會形成一種陰郁的感覺,這些天氣也十分適合低飽和風格。
對于戶外攝影工作者來說,“靠天吃飯”不是完全夸張的說法,根據特定的主題風格選擇合適的天氣,可以讓照片效果更出色。
4.構建對比
在使用低飽和風格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構建對比、沖突的方式來讓照片更有視覺沖擊力。
我們都知道,在使用一組互補色時,很少會使其五五分布,而是某種色彩占據大部,另一種色彩占比較小,這樣畫面會更和諧、更有表現力。在低飽和風格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一原則,在降低整體飽和度的同時,突出某種有表現力的顏色,使其形成對比。
比如我們想要拍攝霧天中的車燈效果,那么我們就可以先適當降低整體飽和度和亮度,營造陰郁氛圍,而后再通過色彩調節適當增強車燈效果,讓低飽和環境和暖色車燈形成對比,這種對比效果會更有表現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玩點攝影 (ID:wakexiao),作者:AGER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