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大人形機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丁漢昨日出席第二屆遠見者大會,他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機器人的發展趨勢是:不斷提高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對作業的自主性。
他認為,機器人產業另一重要趨勢還包括人形機器人,它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
高盛《人形機器人專題報告》預計 2035 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 140 萬臺,市場規模可達 38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707.9 億元人民幣)。
丁漢表示,現在的人形機器人處于發展“黃金期”,各路企業都在努力拼搏,這個熱潮由特斯拉帶領,國內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正百花齊放,快速追趕。
前沿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機器人未來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未來由 AI 驅動的機器人可能會有自主性和適應性,甚至有可能做到機器人自主編程,這將極大地擴寬機器人使用場景。
他還提到,人形機器人走進家庭是終極目標,也是最難的。“我個人認為可能工業(領域應用)相對會稍微快一點,可能最快的是在一些剛需行業。因為對于一個技術而言,強大的市場需求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