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秩序感是攝影美感的來源之一,極致的規律性可以給人一種舒適的巧合感。
不過有時秩序也會產生空洞、無聊感,且容易形成重點不突出的效果。
那么我們就可以試著反其道而行之,打破畫面中的秩序感,讓照片更加有趣。
打破秩序感的元素在畫面中更加顯眼,并且能產生沖突與反差,產生故事感,引起觀者思考。
從這個角度來說,破壞秩序感的方式有很多種:
首先是構圖方面,部分元素與整體構圖存在明顯的區別,可以讓畫面產生一種不平衡和不穩定感,這一方面可以起到強調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實際題材形成一定的隱喻表達。
其次是形狀結構方面,違反照片中的對稱、重復、特殊結構形狀等都可以看做是對秩序的破壞,這可以打破原有的“期待感”,也可以很好地起到強調作用。
如下面這張照片中,擺放散亂的部分更容易被第一時間注意到。
一些強硬的銜接、組合也能起到這種作用。
第三是色彩方面的沖突,其也可以看做是對秩序的破壞,而色彩對比,特別是冷暖色的對比往往可以形成更加突出的沖突效果。
在使用色彩沖突時,我們可以多關注色彩背后的含義,這往往可以給予照片中的元素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黑白與彩色、高飽和與低飽和的沖突對比也是不錯的表現手法。
另外,光影、方向、動靜等都是可以制造沖突、破壞秩序感的方式,并且這些沖突可以給照片帶來明顯的節奏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ID:null),作者: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