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python代碼時,看到有的類的方法中第一參數是cls,有的是self,經過了解得知,python并沒有對類中方法的第一個參數名字做限制,可以是self,也可以是cls,不過根據人們的慣用用法,self一般是在實例方法中使用,而cls則一般在類方法中使用,在靜態方法中則不需要使用一個默認參數。在下面的代碼中,InstanceMethod類的方法中,第一個參數是默認的self,在這里可以把self換成任何名字來表示,不會有任何影響。在類調用的時候,需要滿足參數的個數要求(參數中含有*args是例外),例如13行中,類調用沒有參數的時候,會提示錯誤。同樣,實例方法的參數個數也應該滿足要求,例如16行中也會報錯。實例方法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需要綁定到一個對象上,python解析器會自動把實例自身傳遞給方法,如14行所示,而直接使用InstanceMethod.f1()調用方法是不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class InstanceMethod( object ): def __init__( self , a): self .a = a def f1( self ): print 'This is {0}.' . format ( self ) def f2( self , a): print 'Value:{0}' . format (a) if __name__ = = '__main__' : # im = InstanceMethod() im = InstanceMethod( '233' ) im.f1() # im.f2() im.f2( 233 ) |
靜態方法和類方法都需要使用修飾器,分別使用的是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靜態方法是和類沒有關系的,我覺得就是包裝在類中的一般方法,如下例子中,調用靜態方法使用實例和不使用實例都是可以的。類方法中,默認的第一個參數使用的是cls,類方法也可以不需要實例而直接使用類調用。對于這三種不同的方法,使用方法如下例所示。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有了實例方法,類方法和靜態方法與之相比又有什么好處呢?
在類方法中,不管是使用實例還是類調用方法,都會把類作為第一個參數傳遞進來,這個參數就是類本身。如果繼承了這個使用類方法的類,該類的所有子類都會擁有了這個方法,并且這個方法會自動指向子類本身,這個特性在工廠函數中是非常有用的。靜態方法是和類與實例都沒有關系的,完全可以使用一般方法代替,但是使用靜態方法可以更好的組織代碼,防止代碼變大后變得比較混亂。類方法是可以替代靜態方法的。靜態方法不能在繼承中修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class test( object ): def instance_method( self ): print 'This is {0}' . format ( self )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method(): print 'This is static method.' @classmethod def class_method( cls ): print 'This is {0}' . format ( cls ) if __name__ = = '__main__' : a = test() a.instance_method() a.static_method() a.class_method() print '----------------------------------------' # test.instance_method() test.static_method() test.class_method()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能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也希望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qiaojushuang/p/640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