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對象的生成方式如下:
說明: JVM將使用類裝載器, 將類裝入內存(前提是:類還沒有裝入內存),不做類的初始化工作.返回Class的對象
2、Class.forName("類名字符串") (注:類名字符串是包名+類名)
說明:裝入類,并做類的靜態初始化,返回Class的對象
3、實例對象.getClass()
說明:對類進行靜態初始化、非靜態初始化;返回引用o運行時真正所指的對象(因為:子對象的引用可能會賦給父對象的引用變量中)所屬的類的Class的對象
通過下面的程序,來觀察一下Class對象的生成的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public class Test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測試.class Class testTypeClass=TestClassType. class ; System.out.println( "testTypeClass---" +testTypeClass); //測試Class.forName() Class testTypeForName=Class.forName( "TestClassType" ); System.out.println( "testTypeForName---" +testTypeForName); //測試Object.getClass() TestClassType testTypeGetClass= new TestClassType(); System.out.println( "testTypeGetClass---" +testTypeGetClass.getClass());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class TestClassType{ //構造函數 public TestClassType(){ System.out.println( "----構造函數---" ); } //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 "---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 } //非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 System.out.println( "----非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 } } |
測試的結果如下:
testTypeClass---class TestClassType
---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testTypeForName---class TestClassType
----非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構造函數---
testTypeGetClass---class TestClassType
根據結果可以發現,三種生成的Class對象一樣的。并且程序只打印一次“靜態的參數初始化”。
我們知道,靜態的方法屬性初始化,是在加載類的時候初始化。而非靜態方法屬性初始化,是new類實例對象的時候加載。
因此,這段程序說明,三種方式生成Class對象,其實只有一個Class對象。在生成Class對象的時候,首先判斷內存中是否已經加載。
所以,生成Class對象的過程其實是如此的:
當我們編寫一個新的java類時,JVM就會幫我們編譯成class對象,存放在同名的.class文件中。在運行時,當需要生成這個類的對象,JVM就會檢查此類是否已經裝載內存中。若是沒有裝載,則把.class文件裝入到內存中。若是裝載,則根據class文件生成實例對象。
以上這篇淺談java中類名.class, class.forName(), getClass()的區別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