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數組Array(list)添加/刪除
- unshift:將參數添加到原數組開頭,并返回數組的長度
- pop:刪除原數組最后一項,并返回刪除元素的值;如果數組為空則返回undefined
- push:將參數添加到原數組末尾,并返回數組的長度
- concat:返回一個新數組,是將參數添加到原數組中構成的
- splice(start,deleteCount,val1,val2,…):從start位置開始刪除deleteCount項,并從該位置起插入val1,val2,…
- reverse:將數組反序
- sort(orderfunction):按指定的參數對數組進行排序
- slice(start,end):返回從原數組中指定開始下標到結束下標之間的項組成的新數組
詳細:
1、數組的創建
1
2
3
|
var arrayObj = new Array(); //創建一個數組 var arrayObj = new Array([size]); //創建一個數組并指定長度,注意不是上限,是長度 var arrayObj = new Array([element0[, element1[, …[, elementN]]]]); 創建一個數組并賦值 |
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二種方法創建數組指定了長度,但實際上所有情況下數組都是變長的,也就是說即使指定了長度為5,仍然可以將元素存儲在規定長度以外的,注意:這時長度會隨之改變。
2、數組的元素的訪問
1
2
|
var testGetArrValue=arrayObj[1]; //獲取數組的元素值 arrayObj[1]= “這是新值”; //給數組元素賦予新的值 |
3、數組元素的添加
1
2
3
|
arrayObj. push([item1 [item2 [… [itemN ]]]]); //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添加到數組結尾,并返回數組新長度 arrayObj.unshift([item1 [item2 [… [itemN ]]]]); //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添加到數組開始,數組中的元素自動后移,返回數組新長度 arrayObj.splice(insertPos,0,[item1[, item2[, … [,itemN]]]]);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插入到數組的指定位置,插入位置的元素自動后移,返回”“。 |
4、數組元素的刪除
1
2
3
|
arrayObj.pop(); //移除最后一個元素并返回該元素值 arrayObj.shift(); //移除最前一個元素并返回該元素值,數組中元素自動前移 arrayObj.splice(deletePos,deleteCount); //刪除從指定位置deletePos開始的指定數量deleteCount的元素,數組形式返回所移除的元素 |
5、數組的截取和合并
1
2
|
arrayObj.slice(start, [end]); //以數組的形式返回數組的一部分,注意不包括 end 對應的元素,如果省略 end 將復制 start 之后的所有元素 arrayObj.concat([item1[, item2[, … [,itemN]]]]); //將多個數組(也可以是字符串,或者是數組和字符串的混合)連接為一個數組,返回連接好的新的數組 |
6、數組的拷貝
1
2
|
arrayObj.slice(0); //返回數組的拷貝數組,注意是一個新的數組,不是指向 arrayObj.concat(); //返回數組的拷貝數組,注意是一個新的數組,不是指向 |
7、數組元素的排序
1
2
|
arrayObj.reverse(); //反轉元素(最前的排到最后、最后的排到最前),返回數組地址 arrayObj.sort(); //對數組元素排序,返回數組地址 |
8、數組元素的字符串化
1
|
arrayObj.join(separator); //返回字符串,這個字符串將數組的每一個元素值連接在一起,中間用 separator 隔開。 |
toLocaleString 、toString 、valueOf:可以看作是join的特殊用法,不常用
到此這篇關于javascript 數組(list)添加/刪除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script 數組添加/刪除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37192571/article/details/10888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