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 Minecraft》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寫一個這樣的游戲呢?太難、太復雜了?也許吧,但是不試一試你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呢?
國外有位叫fogleman的開發者就用Python做了這樣的一件事――自制《我的世界 Minecraft》,誰能想到,僅僅900行的代碼,玩起來竟然還像模像樣的:
接下來,我們就帶你運行這個項目,并對這個開源的小游戲做一下簡單的更改,讓它變成“你的”世界。
1.準備
開始之前,你要確保Python和pip已經成功安裝在電腦上噢,如果你用Python的目的是數據分析,可以直接安裝Anaconda
Windows環境下打開Cmd(開始―運行―CMD),蘋果系統環境下請打開Terminal(command+空格輸入Terminal),準備開始輸入命令安裝依賴。
當然,我更推薦大家用VSCode編輯器,把本文代碼Copy下來,在編輯器下方的終端運行命令安裝依賴模塊,多舒服的一件事啊
在終端輸入以下命令安裝我們所需要的依賴模塊:
pip install pyglet
看到 Successfully installed xxx 則說明安裝成功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fogleman/Minecraft.git
本地下載:
https://xiazai.zzvips.com/202111/yuanma/Minecraft_jb51.rar
2.運行及操作
運行這個項目非常簡單,你只需要進入源代碼文件夾輸入以下命令:
python main.py
即可成功運行該游戲項目,然后體驗一下這個游戲:
移動
- W: 前進
- S: 后退
- A: 往左
- D: 往右
- 鼠標移動: 視角
- 空格: 跳躍
- Tab: 切換到飛行模式
建筑
- 選擇建造類型:
1: 磚塊
2: 草叢
3: 沙丘
- 鼠標左鍵:去除建筑
- 鼠標右鍵:增加建筑
退出
- ESC: 關閉窗口
來看看我的實畫:
這個“實”字著實難畫,寶典兩個字被我略去了,因為我選的地兒右邊空位不夠。
3.代碼解讀與自定義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份游戲的代碼,整個游戲代碼只有902行,真優秀:
在上圖紅框的位置可以設定默認的窗口大小。不僅如此,作者還給了一些參數以供自定義速度、重力、跳躍高度等:
# 每秒幀數 TICKS_PER_SEC = 60 # 磚塊大小 SECTOR_SIZE = 16 # 行走速度與飛行速度 WALKING_SPEED = 5 FLYING_SPEED = 15 # 重力與跳躍高度 GRAVITY = 20.0 MAX_JUMP_HEIGHT = 1.0
我們能不能自定義磚塊類型呢?源代碼文件夾下有一個texture圖片:
在源代碼中,涉及到用戶增加區塊的代碼只有3行,如SAND:
SAND = tex_coords((1, 1), (1, 1), (1, 1)) # ... ... t = random.choice([GRASS, SAND, BRICK]) # ... ... self.inventory = [BRICK, GRASS, SAND] # 1.brick, 2.grass, 3.sand
也就是說,我們增加自己的區塊是完全可能的,那么這個tex_coords((1, 1), (1, 1), (1, 1))是什么意思呢?看看下面這2個函數:
看完tex_coords函數的參數你大概就知道了,這里第一個參數,代表磚塊的頂部圖像,第二個參數代表底部圖像,第三個參數代表四個邊的圖像。而傳入的參數中,(1, 0) 則表示為texture.png 的第(1,0)個圖:
比如沙子,頂邊、底邊、四邊都為一樣的(1,1)這個圖像,因此是:
SAND = tex_coords((1, 1), (1, 1), (1, 1))
相信明白了這個原理后,你自己加一個自定義圖形的磚塊也不難了吧?大家可以動手試一試。給這個項目添磚加瓦,如果好看的話,說不定還能給作者提個PR,成為4k stars項目的貢獻者之一!
到此這篇關于教你用 Python 自制簡單版《我的世界》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我的世界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Python_old_man/article/details/12119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