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些有助于提高性能的 CSS 代碼優化小技巧!
1. 避免高消耗屬性
分析表明,一些CSS屬性的渲染速度比其他屬性慢,因此應該謹慎使用。包括以下屬性:
- box-shadow
- border-radius
- position: fixed
- transform
- :nth-child
- filter
上述屬性都是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如果這些屬性使用較少,那這就不是問題。但是如果一個頁面出現幾百次,那么整體的CSS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要謹慎使用。
2. 使用
代替 @import@import 規則主要用于導入資源或者CSS文件。它會阻止其他文件并行下載,并可能會導致網站速度變慢。
不要在CSS中這樣操作:
@import url("header.css"); @import url("slider.css"); @import url("content.css"); @import url("footer.css");
可以使用多個HTML 中的標簽來代替@import,它將并行加載CSS文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應用的加載的速度。
可以在HTML這樣操作: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eader.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lider.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ontent.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footer.css">
3. 簡化選擇器
我們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對 HTML 元素進行樣式設置,而最復雜的 CSS 選擇器可能需要幾毫秒的時間來解析。降低選擇器的復雜性就可以減少瀏覽器的負載并保持代碼簡潔明了。
避免這么寫:
.container > div.links-container ul li .link { }
可以這么寫:
.container .link { }
4. 避免使用 !Important
在一些時候,可以使用!Important 來提高樣式的優先級,以使樣式生效。除非沒有別的辦法,否則不要使用!Important。
添加 !Important CSS聲明將覆蓋掉其他對應的樣式聲明,如果CSS的規則中 !Important 太多,瀏覽器就必須對代碼進行額外的檢查,這可能會降低頁面的加載速度。所以,盡量避免使用!Important。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是可以通過選擇器來實現樣式重寫的,除非是想要對第三方庫的CSS進行重寫。
5. CSS實現特效和SVG代替圖片
頁面中加載圖像很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在圖像未針對web進行優化的情況下。在實現背景圖、漸變、幾何圖形時,盡量少使用圖片,而是使用CSS代碼實現。使用 CSS 代碼實現就會比圖片加載速度更快。
還可以使用SVG來代替PNG或者JPG圖片:
- 可以給圖片添加效果;
- 圖像加載速度更快;
- 圖像自動適應用戶屏幕。
6. 壓縮 CSS
我們可以通過壓縮CSS文件來刪除文件中所有的空白和不必要的代碼來減少文件的大小。CSS文件變小了,加載的時間自然就變少了,頁面的加載速度就會變。
7. 使用0而不是0px
當一個屬性的值為0時,我們可以不添加任何單位。即不要這么寫:0rem,0em,0px等。
當然,這么寫是沒有錯的,但是這些單位是沒有用的,當處理一個巨大的CSS文件時,沒有單位會比有單位時文件小一點。
8. 使用十六進制而不是顏色名稱
當我們將顏色設置為顏色名稱時,瀏覽器就會花費更多時間來找出顏色的十六進制值。假如想使用紅色,那設置為color:red之后,不同的瀏覽器顯示效果可能是不一樣的,作為開發人員,我們不能讓瀏覽器來決定網頁將如何顯示。
因此,盡量使用使用十六進制(例如紅色#ff0000)來定義顏色,就能確保在所有瀏覽器中以相同的色調準確得顯示想要的顏色。
9. 避免過多 font-family
為每個選擇器去定義字體并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它會導致代碼很難維護,假如以后想要更改字體,就不得不在每個選擇器中更改它。
因此不要像下面這樣來定義字體:
h1 {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p {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selection {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footer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
可以在正文中定義要使用的字體,如果想要在其他選擇器中覆蓋該字體,就可以通過在該選擇器中使用所需的字體來實現:
body{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foote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
如果頁面中很多部分的字體都不盡相同,就可以將字體定義在 class 中,然后在需要的HTML標簽上使用該class即可:
.font-helvetica {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font-times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
10. 使用備用字體
有些情況下,應用中使用的字體可能在用戶設備上不可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指定使用其他備用字體:
p{ font-family: 'Open Sans',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這樣,瀏覽器就會按順序進行解析,直到解析到第一個可用的字體,如果都不可用,就會使用瀏覽器的默認字體。
11. 使用 CSS 重置
每個瀏覽器都有自己的 HTML 元素默認樣式。假如有一個沒有任何樣式的 H1 元素,那么在默認情況下,在Firefox中,會給它一個上下為21.433px,左右為 0 的margin值。而在Safari中,會給它一個上下為21px,左右為 0 的margin值。
因此,重置CSS樣式,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從頭開始定義樣式。很多開發人員會使用通用選擇器(*)來執行基本重置:
* { margin: 0; padding: 0; box-sizing: border-box; }
在使用通用選擇器 (*) 進行重置有時會導致性能問題,因為它會針對每個標簽去設置其樣式。
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CSS重置代碼庫,比如normalize。也可以參考一些CSS重置的最佳實踐。
12. 減少重復代碼
當兩個元素或選擇器具有相同的 CSS 屬性時,可以使用逗號來組合這些選擇器,而不是重復聲明樣式,這樣它們將共享 CSS 樣式。
避免這樣寫:
.header { background-color: #fefefe; padding: 20px 0; } .footer { background-color: #fefefe; padding: 20px 0; }
建議這樣寫:
.header, .footer { background-color: #fefefe; padding: 20px 0; }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g9NZnSBjGFmLaU0Y6u9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