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又稱 Golang)是 Google 的 Robert Griesemer,Rob Pike 及 Ken Thompson 開發的一種靜態強類型、編譯型語言。Go 語言語法與 C 相近,但功能上有:內存安全,GC(垃圾回收),結構形態及 CSP-style 并發計算。
Golang是什么意思?
Go語言(又稱Golang)是Google開發的一種靜態強類型、編譯型、并發型,并具有垃圾回收功能的編程語言。
羅伯特·格瑞史莫(Robert Griesemer),羅勃·派克(Rob Pike)及肯·湯普遜(Ken Thompson)于2007年9月開始設計Go,稍后Ian Lance Taylor、Russ Cox加入項目。Go是基于Inferno操作系統所開發的。Go于2009年11月正式宣布推出,成為開放源代碼項目,并在Linux及Mac OS X平臺上進行了實現,后來追加了Windows系統下的實現。在2016年,Go被軟件評價公司TIOBE 選為“TIOBE 2016 年最佳語言”。 目前,Go每半年發布一個二級版本(即從a.x升級到a.y)。
Go的語法接近C語言,但對于變量的聲明有所不同。Go支持垃圾回收功能。Go的并行模型是以東尼·霍爾的通信順序進程(CSP)為基礎,采取類似模型的其他語言包括Occam和Limbo,但它也具有Pi運算的特征,比如通道傳輸。在1.8版本中開放插件(Plugin)的支持,這意味著現在能從Go中動態加載部分函數。
與C++相比,Go并不包括如枚舉、異常處理、繼承、泛型、斷言、虛函數等功能,但增加了 切片(Slice) 型、并發、管道、垃圾回收、接口(Interface)等特性的語言級支持。Go 2.0版本將支持泛型,對于斷言的存在,則持負面態度,同時也為自己不提供類型繼承來辯護。
不同于Java,Go內嵌了關聯數組(也稱為哈希表(Hashes)或字典(Dictionaries)),就像字符串類型一樣。
Golang有什么用?
Go語言主要用作服務器端開發,其定位是用來開發“大型軟件”的,適合于很多程序員一起開發大型軟件,并且開發周期長,支持云計算的網絡服務。Go語言能夠讓程序員快速開發,并且在軟件不斷的增長過程中,它能讓程序員更容易地進行維護和修改。它融合了傳統編譯型語言的高效性和腳本語言的易用性和富于表達性。
Go語言作為服務器編程語言,很適合處理日志、數據打包、虛擬機處理、文件系統、分布式系統、數據庫代理等;網絡編程方面,Go語言廣泛應用于Web應用、API應用、下載應用等;除此之外,Go語言還可用于內存數據庫和云平臺領域,目前國外很多云平臺都是采用Go開發。
Go語言成功案例
Nsq:Nsq 是由Go語言開發的高性能、高可用消息隊列系統,性能非常高,每天能處理數十億條的消息;
Docker:基于lxc的一個虛擬打包工具,能夠實現PAAS平臺的組建。
Packer:用來生成不同平臺的鏡像文件,例如VM、vbox、AWS等,作者是vagrant的作者
Skynet:分布式調度框架
Doozer:分布式同步工具,類似ZooKeeper
Heka:mazila開源的日志處理系統
Cbfs:couchbase開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統
Tsuru:開源的PAAS平臺,和SAE實現的功能一模一樣
Groupcache:memcahe作者寫的用于Google下載系統的緩存系統
God:類似redis的緩存系統,但是支持分布式和擴展性
Gor:網絡流量抓包和重放工具
Go語言作為一門大型項目開發語言,在很多大公司相繼使用,甚至完全轉向Go開發,其中代表有Google、Facebook、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小米以及360、美團、滴滴以及新浪等,因此,Go語言的開發前景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