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對數據庫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商業到開源,從RDS、NoSQL到NewSQL,從傳統數據庫到云上數據庫,數據庫的每次更迭都反映著不同的市場需求。
數據庫是企業數據存儲的糧倉、兵家重地。時至今日,客戶對數據庫的需求更加復雜多樣,傳統的數據庫上云模式逐漸無法滿足客戶業務的快速擴展和智能運維需求,企業需要的是一套能夠靈活擴展、智能診斷,支持跨云融合的新一代云端原生數據庫系統,數據庫市場正在面臨根本性變革。
此外,客戶在選擇上云的過程當中,數據庫的遷移問題、安全問題、效率問題、成本問題等都成為其考慮和關注的焦點。
群雄逐鹿 按部就班還是另辟蹊徑
在群雄逐鹿的數據庫市場中,騰訊云并沒有選擇按部就班卻選擇了另辟蹊徑。從其成績中也證明了騰訊云的成功的選擇。
據悉,騰訊云數據庫先后獲得Forrester以及Gartner等權威機構的認可。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騰訊云數據庫被Forrester評為全球數據庫領域“實力競爭者”,同時,Gartner報告也顯示,2018年騰訊云數據庫市場份額增速達123%,位列國內所有數據庫廠商之首,在全球范圍內保持了連續兩年增速前三的迅猛勢頭。
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8月28日,在騰訊云數據庫戰略升級發布會上,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騰訊云數據庫的優勢不只是其眾多的數據庫產品,更因為其清晰的戰略方向定位。騰訊云認為,未來數據庫發展方向將從“數據庫+云”模式全面轉向“云+數據庫”模式。未來,騰訊云數據庫將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戰略方向,以用戶為中心,聯接未來。
會上,騰訊云全面闡釋聚焦三大主航道的原因,同時面向全球用戶發布五大戰略級新品(數據庫智能管家DBbrain、云數據庫TBase、數據庫備份服務DBS、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自研云原生數據庫CynosDB商業化版本)向“云+數據庫”邁進。
五大戰略新品 向
在云原生賽道上,騰訊云宣布自研新一代企業級分布式數據庫CynosDB正式商業化。不同于過去云數據庫在傳統數據庫之上擴展一部分云的能力,CynosDB是純粹的云原生數據庫,融合了傳統數據庫、云計算和新硬件的優勢,支持無限量存儲、百萬級查詢和秒級的故障恢復,單節點130萬QPS讀性能,100%兼容MySQL和PostgreSQL,遙遙領先國內其他同類產品,而價格只有商業數據庫的1/15。
在數據庫自治領域,騰訊云結合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了數據庫智能管家DBbrain。它將大量數據庫問題的診斷優化工作自動化、智能化和可視化,利用機器學習、大數據技術快速學習資深數據庫管理員的成熟經驗,服務于云上和云下企業,構建一套“會說話”的數據庫服務系統。作為一款數據庫智能診斷和優化產品,DBbrain為用戶提供實時的性能診斷和安全防護,高效的幫助用戶定位故障原因、優化建議、協助用戶從源頭進行預防,并通過AI調參能力,提升數據庫整體性能。
超融合領域,騰訊云發布云數據庫TBase及數據庫備份服務DBS,并啟動了騰訊云Redis混合存儲版邀約測試。
其中,TBase是騰訊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國產數據庫,提供領先的HTAP能力,在提供NewSQL便利性的同時完整支持分布式事務并保持SQL兼容性,支持RR、RC、SSI三種隔離級別,同時兼容Oracle語法。對于日益多元化的企業客戶,TBase滿足了他們對業務融合、場景融合、管理融合的更高訴求。強大的安全和容災能力,讓TBase已經成功應用在騰訊內部的微信支付,以及外部眾多金融、政府、電信、醫療等行業的核心業務系統。
數據庫備份DBS擁有一套完整的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解決方案,具備實時備份和秒級的數據恢復能力,可以為公有云及混合云環境下的用戶數據庫提供強有力的容災服務。該產品的推出,有望讓“光纜挖斷”導致業務停擺成為歷史,最大程度的降低非可控因素比如地震、火災、海嘯、甚至挖掘機等對業務造成的影響。
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本是騰訊云自主研發的,100%兼容Redis協議和數據結構,具備自動降冷能力的版本。產品特性上,Redis混合存儲版支持所有數據存儲到磁盤,熱數據自動緩存,冷數據自動落盤,能夠顯著降低客戶運營成本,提高研發效率。目前,該產品最大提供36TB存儲規格。
篤定三大航道 摒棄傳統弊端
在騰訊云產品總監王義成看來,商業數據庫也好,老牌的國產數據庫或者新進的數據庫,其數據庫本質模式沒有變化,只是軟件license加一些人工服務,或者說性能更好,或者穩定性更高,本質上沒有大的變化。卻并沒有解決用戶的痛點,比如系統的調優、運維的擴展性,而即使提供了云計算不用去買硬件資源,還是解決不了運維擴展的問題,橫向擴展也要很慢,縱向擴展還要去騰機器把數據做騰挪。
#FormatImgID_0#
騰訊云產品總監
此外,在數據庫的融合技術上也同樣面臨相同的窘境,跳出數據庫+云的模式成為新的大陸,用云原生來解決擴展、能夠快速升級、降級,快速故障恢復,這個是這種突破,用技術+云計算的商業模式去變革數據庫的發展,這是一個維度。
從自治的角度講,傳統的DBA遇到問題時,往往依序一步一步按照步驟排查,依賴經驗跟工程進行積累。騰訊云則跳出這個維度,在真正數據庫自治的形態去演變,把基于以前內部的運維經驗結合AI,推出DBbrain的工具進行升級。
王義成講到,在融合升級方面,操作人員往往需要既要懂Hadoop,又要去懂MySQL,還要懂數據的騰挪,真正的云+數據庫,則跳出這樣的思維模式,以一種融合性的產品達到更優的效果。未來,騰訊云數據庫將深耕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戰場,以“云+數據庫”新模式助力產業騰飛,為各行業用戶數字化轉型助力!
從上至下 打造商業生態
據悉,截至目前,騰訊云數據庫服務涵蓋總計20多種數據庫服務。同時,還在以每年發布5大產品、50多個新功能的速度遞增。
目前,騰訊云數據庫產品線涵蓋了業內主流的數據庫產品,包括開源數據庫MySQL、MariaDB、MongoDB、Redis;商業數據庫Oracle、SQL Server;自研數據庫TDSQL、TBase滿足OLTP、OLAP及HTAP等多場景需求。去年,騰訊云還結合新硬件和云的特性提供了計算和存儲分離的NewSQL數據庫CynosDB,該數據庫也是國內首家100%兼容PostgreSQL和MySQL協議的自研數據庫。
王義成表示,AWS云的商業模式是從下往上縱深去打,先鞏固好底層的核心技術,一步一步往上滲透,去找合作伙伴和SaaS企業。微軟有很強的SaaS,office變成365之后,從SaaS往下打,這塊會迅速地去建立自己的優勢,因為它有很好的端。
騰訊與微軟思路相似,騰訊有著很好的端的入口,微信10億多的用戶,作為國民應用,騰訊從端的層面切入去帶動整個技術優勢,從而為用戶輸出一整套的助力互聯網升級跟數字化轉型的能力。
王義成指出,傳統廠商做數據庫是“做完了別人用,互聯網廠商是做完數據庫自己的業務先去跑,跑比較成熟了以后,再讓廣大用戶去用”,滿足快速的迭代、上線,并推給用戶一個穩定版本。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數據庫版本更新快、周期短,三五個月一個穩定版本推給用戶,這個是在開發效率和運營模式上的巨大的變化。
此外,在銷售模式上,傳統的數據庫廠商是重渠道、輕直銷,在與用戶之間隔了一層中間商,這也間接的導致在服務、反饋以及問題交流上的弊端,而這也是互聯網廠商的優勢之一。
面對天然屏障 騰訊云如何調優
眾所周知,數據庫的運行必然會涉及到CPU、內存、磁盤等不同的占用優化問題,如何得到效率最優不僅考量著一個企業的技術沉淀,也直接影響著數據庫的性能和用戶的使用體驗。
目前,TBase數據庫支持x86架構、ARM、POWER、IBM S390等主流的硬件平臺,對于性能的優化問題,騰訊云TBase技術總監李躍森表示,這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各個平臺CPU的特性都是不一樣的,騰訊云一方面,針對于不同的平臺進行專門代碼的調優,通過技術層面的測試改進,提升平臺的兼容性,同時保證性能;另一方面,針對不同的平臺應用部署,會在數據庫的組織架構上針對不同的平臺提供不同的選擇,以達到效率的最優。
同樣對于未來5G時代的流量爆發,騰訊云也在積極思考。李躍夢表示,面向5G時代,數據庫也會迎來巨大挑戰。5G會帶來數據量爆炸式增長,除了數據量本身有影響之外,它對于延時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巨大的數據;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延時很低,需要在架構上。未來在數據庫的架構方面,可能會在現有的基礎上作出調整,來適應這兩個矛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