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小姐姐拿著一個switch的選擇題來問我。
之所以這么篤定地回答這個問題,并不是我知道其中原理,而是之前在一個群里,有人問了同類型的問題,我瞥了一眼記住了答案,所以才依葫蘆畫瓢。
小姐姐接著問我為什么,我說少個break,但凡再問一句:為什么少個break結果就不一樣,我就回答不出來了。所以,為了將尷尬扼殺于搖籃,還是研究一下break在switch的作用。
從字節碼出發
按照慣例,先寫demo表述問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switch (i) {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
運行代碼,結果如下:
*明明只匹配了case 0,為什么1和2也執行了? 很費解!按照慣用套路,看看字節碼能不能給個答案。
javac編譯和javap查看:
tableswitch和lookupswitch都用于switch條件跳轉,前者用于case值連續,例如上面代碼中的0、1、2;后者用于case值不連續。
從字節碼可以看出:switch中的case條件和對應代碼塊是分開的。如上圖,case為0時,跳轉到標號28代碼處;為1時跳轉到標號35代碼處;為2時跳轉到標號43代碼處;default則跳轉到標號49代碼處。
這不,答案就出來了,當case 0匹配了之后,直接跳轉到標號28代碼處開始執行,輸出0,然后策馬奔騰,一路小下坡,順序執行完后面所有代碼,直到標號49 return,方法完執行完成,程序結束。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維,是不是case 0匹配之后,跳到28,執行完28、31、32輸出0之后,就應該直接跳走,直接執行49。那么,這個"跳走”用字節碼應該怎么表示?
用return?那不行,因為return會結束方法,這樣switch后代碼也無法執行。那怎么辦嘞....
關于goto
goto:無條件跳轉,goto 1表示跳轉到標號1的代碼處。
再寫代碼樣例,這次在代碼中給每個case都加上brea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switch (i) {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break; case 10: System.out.println(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break;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重新編譯,再來看看字節碼。
如圖,與第一次的字節碼相比,在標號35、45都有了goto指令。如果case 0匹配成功,則跳到標號28執行,執行完代碼塊對應的31、32指令之后,執行35的goto指令跳轉到標號55,這樣就跳出了switch作用范圍,case 1和2也不會被執行。
等等,怎么少了一個goto,在標號55的上方應該還有一個goto才對!其實這就涉及到了編譯器優化技術,最后一個goto也是跳轉到標號55的指令,但沒有goto下一步也一樣順序執行此行指令,所以這個goto被編譯器視為無用代碼進行了消除。
switch和if區別
先用if實現上面switch邏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if (i == 0) { System.out.println(0); } else if (i == 1) { System.out.println(1); } else if (i == 2) { System.out.println(2); } }
編譯成字節碼:
if_icmpne用于比較兩個int數。從字節碼也可以看出if和switch的區別:if條件和代碼塊的字節碼是順序的,switch條件和代碼塊是分開的;if自動生成goto指令,switch只有加了break才生成goto指令。
結語
case中的break告訴前端編譯器:給每個case對應代碼塊的最后加上goto。這樣,執行完匹配上的代碼之后,就可以略過后面的case代碼塊了。
果然,求(xiao)知(jie)欲(jie)才是學習新知識的動力。
到此這篇關于為什么switch里的case沒有break不行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switch case break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seven0007/p/swit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