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面試時被問到靜態的特點,當時回答地不是很好,現在來總結一下
在了解某樣東西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從它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在三方面來衡量,對于java中的static,我們也這樣討論下,要明確以下幾點:
1、 static在java中到底代表什么,為何要用它?
2、 static在java中怎么用?
3、 static 有那些特點和使用的“局限”?
4、當成員變量被靜態修飾后,和非靜態成員變量的區別?
1、 static在java中到底代表什么,為何要用它?
static――靜態――“指定位置“
首先,我們來看看java的內存:java把內存分為棧內存和堆內存,棧內存用來存放一些基本類型的變量和數組及對象的引用變量,而堆內存主要是來放置對象的。
用 static的修飾的變量和方法,實際上是指定了這些變量和方法在內存中的“固定位置”-static storage。既然要有“固定位置”那么他們的 “大小”似乎就是固定的了,有了固定位置和固定大小的特征了,在棧中或堆中開辟空間那就是非常的方便了。如果靜態的變量或方法在不出其作用域的情況下,其引用句柄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我們常看到:static變量有點類似于C中的全局變量的概念;靜態表示的是內存的共享,就是它的每一個 實例都指向同一個內存地址。把static拿來,就是告訴JVM它是靜態的,它的引用(含間接引用)都是指向同一個位置,在那個地方,你把它改了,它就不會變成原樣,你把它清理了,它就不會回來了。
注:java的主類中main()方法本身就是一個static的,所以main方法的執行就是在沒有產生新的實例的情況。
2、 static在java中怎么用?
- static是一個修飾符,用于修飾成員(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
- 當成員被靜態修飾后,就多了一個調用方式,除了可以被對象調用外,還可以直接被類名調用:類名.靜態成員。
3、 static 有那些特點和使用的“局限”?
(一)特點
- 靜態成員隨著類的加載而加載;
- 靜態成員優先于對象存在;
- 靜態成員被所有對象所共享;
- 靜態成員多了一個中調用方式,可以被類名直接調用。
(二)利弊
利:
- 對對象的共享數據進行單獨空間的存儲,節省空間,沒有必要每一個對象中都存儲一份;
- 可以直接被類名調用。
弊:
- 生命周期過長;
- 訪問出現局限性,只能訪問靜態。
(三)注意事項
- 靜態方法只能訪問靜態成員, 非靜態方法既可以訪問靜態又可以訪問非靜態;
- 靜態方法中不可以定義this,super關鍵字;(因為this代表是對象,而靜態存在時,有可能沒有對象,且靜態優先于對象存在。所以靜態方法運行時,this是沒有任何對象代表的。 簡單說,先進內存的數據不可以訪問后進內存的數據,可是后進內存數據可以訪問先進內存的數據)
- 主函數是靜態的
4、當成員變量被靜態修飾后,和非靜態成員變量的區別?
- 靜態變量也稱為類變量,也就是直接可以被類名調用的變,這個變量是所屬于類的;非靜態變量稱為成員變量,或者實例變量,是被對象調用的,是所屬具體對象的。
- 靜態變量隨著類的加載而加載,也意味著隨著類的消失而消失,生命周期最長;實例變量,隨著對象的創建而加載,隨著對象的消失而消失,按照對象的生命周期而存在。
- 靜態變量存儲在方法區的靜態區中;實例變量存在于對象所屬的堆內存中。
- 靜態變量數據,被所有對象所共享;實例變量是對象中的特有數據。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能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也希望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Jocelyn66/p/660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