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工廠模式中專門定義一個類來負責創建其他類的實例,被創建的實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類。它又稱為靜態工廠方法模式,屬于類的創建型模式。
簡單工廠模式的UML類圖
簡單工廠模式的程序通過封裝繼承來降低程序的耦合度,設計模式使得程序更加的靈活,易修該,易于復用。
簡單工廠是在工廠類中做判斷,從而創造相應的產品。
簡單工廠模式的實質是由一個工廠類根據傳入的參數,動態決定應該創建哪一個產品類(這些產品類繼承自一個父類或接口)的實例。
該模式中包含的角色及其職責
1.工廠(Creator)角色
簡單工廠模式的核心,它負責實現創建所有實例的內部邏輯。工廠類可以被外界直接調用,創建所需的產品對象。
2.抽象(Product)角色
簡單工廠模式所創建的所有對象的父類,它負責描述所有實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3.具體產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是簡單工廠模式的創建目標,所有創建的對象都是充當這個角色的某個具體類的實例。
一般來講它是抽象產品類的子類,實現了抽象產品類中定義的所有接口方法。
簡單工廠模式的特點:
簡單工廠模式的創建目標,所有創建的對象都是充當這個角色的某個具體類的實例。
在這個模式中,工廠類是整個模式的關鍵所在。它包含必要的判斷邏輯,能夠根據外界給定的信息,決定究竟應該創建哪個具體類的對象。用戶在使用時可以直接根據工廠類去創建所需的實例,而無需了解這些對象是如何創建以及如何組織的。有利于整個軟件體系結構的優化。
不難發現,簡單工廠模式的缺點也正體現在其工廠類上,由于工廠類集中了所有實例的創建邏輯,所以“高內聚”方面做的并不好。另外,當系統中的具體產品類不斷增多時,可能會出現要求工廠類也要做相應的修改,擴展性并不很好。
舉個例子:有一家生產處理器核的廠家,它只有一個工廠,能夠生產兩種型號的處理器核。客戶需要什么樣的處理器核,一定要顯示地告訴生產工廠。
下面給出一種實現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enum CoreType { CORE_A, CORE_B }; class SingleCore { public : virtual void Show() = 0; }; /* * A 型號單核 */ class SingleCoreA: public SingleCore { public : void Show() { cout<< "show SingleCoreA" <<endl; } }; /* * B 型號單核 */ class SingleCoreB: public SingleCore { public : void Show() { cout<< "show SingleCoreB" <<endl; } }; /* * 唯一的工廠,可以生產單核 兩種型號的處理器 */ class Factory { public : SingleCore* CreateSingleCore(CoreType ctype) { switch (ctype) { case CORE_A: return new SingleCoreA(); case CORE_B: return new SingleCoreB(); default : return NULL; } } }; int main() { Factory *pstFactory; SingleCore *pstSingleCore; pstFactory = new Factory(); /* * 生產A核 */ pstSingleCore = pstFactory->CreateSingleCore(CORE_A); pstSingleCore->Show(); system ( "pause" ); /* * 生產B核 */ pstSingleCore = pstFactory->CreateSingleCore(CORE_B); pstSingleCore->Show(); /* * 生產A核 */ pstSingleCore = pstFactory->CreateSingleCore(CORE_A); pstSingleCore->Show(); /* * 生產A核 */ pstSingleCore->Show(); system ( "pause" ); /* * 生產B核 */ pstSingleCore = pstFactory->CreateSingleCore(CORE_B); pstSingleCore->Show(); return 0; } |
運行結果:
1
2
3
4
5
6
7
8
|
show SingleCoreA 請按任意鍵繼續. . . show SingleCoreB show SingleCoreA show SingleCoreA 請按任意鍵繼續. . . show SingleCoreB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